(21)創新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2018-07-27 | 編輯:中機教育網 | 來源:機械創新與產教融合新思 | 瀏覽量:
創新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改革探索
馬愛軍 黃永新
(襄陽技師學院,湖北 襄陽 441000)
隨著社會經濟和人才素質不斷發展變化,企業對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日益提高,“以課程對接崗位,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就成為職業教育適應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為實現生產崗位課堂化,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老師好教、學生好學,在“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教學實踐中,以課程對接崗位,不斷創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豐富了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內涵,提升了專業建設實力,增強了辦學活力。
1 新興產業為教學改革帶來新機遇
機器人是最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數字化裝備,技術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作為先進制造業的支撐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新興產業,將會成為繼汽車、計算機之后出現的新的大型高技術產業。與我校有著長期合作關系的富士康公司、中日龍機電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工業機器人、機械臂生產等方面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這些企業對機器人方向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需求迫切。對于本職業院校來說,工業機器人教學是一個陌生的課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圍繞“工業機器人技術”精品課程建設,本校開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教學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2 “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提出新要求
(1)培養勝任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開設新課程,傳授新技術,教師是關鍵。教師必須接受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尤其要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實踐鍛煉。
(2)編寫“工業機器人技術”教材和相關軟件。必須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校企合作編寫出相關的教材并開發實訓教學軟件。
(3)建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實習實訓室。實習實訓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最大特色。因此,校企雙方要共同建設實習實訓室,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和實習實訓提供硬件支撐。
(4)實行“工業機器人技術”定向培養。校企合作定身打造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方向的學生,將源源不斷地為新興產業提供新生力量。
(5)開展“工業機器人技術”技能操作競賽來促進學科建設。通過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競賽,檢驗我們的教學質量;通過競賽,確實促進專業建設。
3 校企共同開發“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
(1)校企合作開展師資培訓。根據學院與企業簽訂的校企合作協議,筆者選派教師先后到深圳富士康公司、中日龍機電有限公司和東風日產襄陽工廠,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進行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知識培訓。深圳富士康公司專門舉辦了“工業機器人講師培訓定向班”,選派了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工業機器人研發工程師、工業機器人程序編寫工程師和工業機器人故障維修工程師授課。在工業機器人設計研發車間,參訓教師比照被“肢解”的工業機器人本體,從基本功能到程序編制,從IO接口到周邊夾具,從維修保養到故障排除,系統學習了工業機器人技術。在工業機器人生產單元,參訓教師進行蘋果手機后蓋沖壓單元、打磨單元等多個崗位的生產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系統培訓,參訓教師基本掌握了工業機器人的基本理論和生產調試技術,后來部分老師還充分發揮教學特長,將學習成果及時轉化為工作成效,參與了企業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并圓滿完成任務。
(2)校企合作編寫教材、開發實訓教學軟件。作為一門新課程,沒有現成的教材,怎么辦?自己動手解決。企業工程師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把他們在工作中長期積累的經驗總結提煉出來,把這些知識點系統地串聯起來就是一本本課程急需的實用教材。這種教材對新知識、新技能把握準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于是,根據“基礎優先,管用夠用”原則,我們把學校教師的基礎優勢和企業工程師的專業優勢結合起來,共同編寫了“工業機器人技術”教材,結合富士康企業工業機器人生產崗位,我們遴選出工業機器人的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現場試運行、工業機器人物料搬運系統的安裝與調試3個學習任務開展一體化教學,編寫制作了課程標準、學習任務描述表、學材工作頁、教學活動策劃表、教學課件、一體化教案等,開發了工業機器人教學仿真操作實訓軟件,在教學使用中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3)校企合作建設實習實訓室。把生產崗位搬到課堂,模仿生產車間的情景,實現理論教學和生產實踐無縫對接,是教學改革的方向。實踐表明,學生對企業的生產實物最感興趣,對結合生產過程的實訓教學最易理解。為支持學院搞好實習教學,深圳富士康公司、中日龍機電有限公司分別捐贈四臺工業機器人實物和兩臺機械臂實物,在此基礎上我們建立了工業機器人實訓室和機械臂實訓室,按照企業生產崗位標準布置實訓設施,布設了安全線、隔離網、警示牌、操作規范圖、核心文化標語等,處處都展現出企業元素。很多學生上完課后仍不愿離開實訓室,堅持要把自己的實訓科目做完,主動學習的勁頭持續高漲。
(4)校企合作對學生實行定向培養。定向班培養是企業人才儲備的重要形式,富士康公司、東風日產襄陽工廠、中國大能手欄目,分別在本校開設了機電一體化專業(工業機器人方向)定向培養班。學生一入學就成為企業的準員工,就業方向確定,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動力強勁。學校和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建立了企業獎學金制度,企業工程師定期來校授課……東風日產定向班35名學生在東風日產襄陽工廠頂崗實習環節就很快進入生產角色,順利在企業就業,為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開了一個好頭。
(5)以技能操作競賽促進學科建設。2016年12月,2016中國技能大賽——湖北省第五屆技能狀元大賽暨第二屆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在我校開賽,本校承辦了《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賽項,這也是工業機器人技術首次出現在我省技工院校比賽中。本賽項以工業機器人智能工作站系統作為競賽平臺,要求在4個小時內完成:工業機器人應用工作站系統中的配套設備機械、電氣、氣路系統的裝調、機器人故障發現和排除、工業機器人重復定位精度測試、機器人搬運應用的編程調試等基本工作任務,并通過對系統的人機界面開發及控制程序設計等完成工業機器人智能工作站系統的聯機運行和特定制造流程等綜合任務。通過承辦及參加這次比賽,本校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4 校企攜手推進“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建設
(1)校企共組課程建設團隊。學院成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和教學骨干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本專業也成立了以省級技能名師、專業帶頭人和企業專家為主導的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建設項目工作組,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大綱,編寫特色教材,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2)專業組教師分工明確。為了有序推進“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建設,對專業組教師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全省技能名師、專業帶頭人牽頭,全面負責課程建設工作,制訂教學計劃,設計課程教學方案;青年骨干教師負責課程的具體實施。這些教師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又多次深入企業參加實踐鍛煉,是課程建設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3)合作企業大力支持。無論在技術力量、實訓場所,還是在機器設備上,合作企業都能給予學校有力支持,成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建設的有力后援和堅強后盾。
5 “工業機器人技術”校企共建的主要成果
(1)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豐富了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內涵,提升了專業建設實力。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和實訓,正逐漸成為機電一體專業建設的有力支撐。校本教材得到學院認可并投入使用,教學實訓設施除滿足學生實習外,逐步對外開放,推廣至覆蓋面更廣的社會培訓。
(2)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實現了教學過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通過到企業學習培訓、企業專家到學校技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基本功扎實、實戰能力強、能夠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骨干教師脫穎而出,有些老師還被合作企業聘請擔任講師,為新入廠員工開展崗前培訓。
(3)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把企業元素成功引入了校園。在課程建設中,注意把合作企業的優秀管理經驗、企業文化引進校園,注意把企業優質的培訓內容吸收進來,注意把教師在企業實踐中的有益嘗試和學生的學習結合在一起,豐富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實效。
(4)校企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增強了辦學活力。培養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方向的學生,針對性強,實戰能力強,很受企業的歡迎。進入企業后,工作崗位好,工資待遇高,學生很滿意。這些學生以在校學習的真實感受,在企業工作的收入實際,口口相傳,吸引更多學生來校學習“工業機器人技術”,進而擴大了專業建設規模,增強了專業建設活力,走上了專業建設的良性循環之路。
6 “工業機器人技術”校企共建的體會與思考
(1)基礎知識的傳授,職業素養的培育,應作為職業院校學生在校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同企業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中,了解到企業對新入職員工的素質和能力要求是基礎知識,我們的學生要牢固掌握所學技術的基本名稱、基本用途、基本使用方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在生產實踐中培養的。同時,對職業素養卻有著嚴格的要求。行業專家希望收有“眼色”的徒弟,“能想、會說、肯干”的員工是企業的首選。所以說,職業素養的培育應與學習專業技術同等重要。
(2)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要形成長效機制,成為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教學改革的重要指標。先成好工人,再成為好老師,沒有企業先進技術工藝,核心企業文化的內容支撐,教師的教育教學就是與實際脫節的,是蒼白無力的。企業進步是持續的,新技術新工藝是不斷被創新的,教師需要不斷地到企業生產第一線,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只有如此,教師隊伍,專業建設,學校發展才能有不竭的動力和永遠旺盛的生命力。
“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建成,并取得一定的實效,得益于學校和企業的通力合作。推而廣之,在“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的今天,各種新興產業日新月異,職業院校課程建設如何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校企合作無疑是一條有效的路徑。
上一篇 上一篇:(20)質量管理要突出“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