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分類指導政策思路研究
2017-03-03 | 編輯:中機教育網 | 來源:機經網 | 瀏覽量:
內容摘要:按照“中國制造2025”和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結合當前我國機械工業產業現狀及存在問題,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應大力發展高端、智能、綠色裝備產品,嚴格限制新增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創新商業模式,推進機械工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我國機械工業砥礪前行,大部分經濟指標保持增長,但增速已呈現明顯放緩態勢。數據顯示,新常態下我國機械工業產業進入溫和增長的新時期,工業增加值增速和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波動下行,遠遠低于21世紀初的高速增長水平;企業盈利能力表現不佳,利潤增速下滑明顯,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走低,一改之前的快速擴張之勢;外貿出口增速呈現減速下行趨勢,并在2015年出現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新常態下,我國機械工業告別高速增長時代,進入中高速增長新時期,并且受國外經濟環境錯綜復雜、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等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市場倒逼機制作用下,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經過多年努力,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一是高端領域自主研發取得突破,二是“四基”水平不斷提升,三是智能制造相關領域增長較快,四是綠色發展逐見成效。雖然結構調整取得系列進展,但仍然存在產能過剩矛盾突出、高端裝備供給不足、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偏高、服務型制造發展滯后等問題。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及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機械工業行業發展分化加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同分行業間經濟運行分化明顯。與民生、消費相關的食品包裝機械、農業機械、環保機械等運行形勢要好于主要靠投資拉動的工程機械、重型礦山、機床等行業。二是同一行業中,不同產品間存在分化現象。同一行業中,高端、綠色、新興產品產銷形勢好于傳統產品。
鑒于不同類別行業及產品現狀、問題及趨勢各不相同,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一鍋煮”,應本著“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的原則,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委的部署要求,堅持有保有壓、分類施策、統籌推進、務求實效,努力把優化產能與建立退出機制有機統一,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按照“中國制造2025”和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結合當前我國機械工業產業現狀及存在問題,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應大力發展高端、智能、綠色裝備產品,嚴格限制新增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創新商業模式,推進機械工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中機聯市場部)
上一篇 上一篇:北京市智能機器人產業政策研究
下一篇 下一篇: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發展以減排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