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在10所大學設1億獎學金助力東湖科學城,今與武大華科簽約
2021-03-31 | 編輯:中機教育網 | 來源:未知 | 瀏覽量: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3月30日,武漢市科技創新大會第二天,東湖高新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中國光谷獎學金”捐贈簽約儀式。今年起,東湖高新區將分別捐贈兩所高校1000萬元,分10年進行,每年捐贈100萬元,東湖高新區人才戰略再向前一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建成,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馬建輝,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出席并致辭,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宋治平介紹“中國光谷獎學金”實施情況。
根據東湖高新區2020年制定出臺的《“中國光谷獎學金”設立辦法》,光谷將投入1億元,和10所知名“雙一流”大學設立10支獎學金,獎項包含學生獎、成果轉化獎、產業教授獎三類,分別對在校優秀學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師生以及在高校任職掛靠的產業人才進行獎勵。
“武漢大學—中國光谷獎學金”側重生命健康產業相關專業,“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光谷獎學金”側重電子信息科學相關專業。
馬建輝表示,作為扎根湖北的“雙一流”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始終與光谷同向而行,今后將繼續打造“核心+聯盟+生態圈”的創新格局,成為東湖科學城建設發展的動力源,引導華科學子扎根光谷、服務光谷、建設光谷,推動東湖科學城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典型樣本。
李建成表示,與“中國光谷獎學金”簽約,翻開了武漢大學與光谷攜手發展新的一頁。武漢大學將積極響應號召,整合優勢力量投入到東湖科學城建設之中,積極建設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武漢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組建湖北珞珈實驗室、武漢量子技術研究院等高水平實驗室。
汪祥旺指出,“中國光谷獎學金”的設立,就是要牢牢抓住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打造光谷人才集聚的“強磁場”,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加快推進光谷高質量發展打好人才基礎。目前,東湖高新區把東湖科學城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主引擎”,大力推進五大湖北實驗室、九大科學裝置、九大創新中心、七個重點板塊的“5997”科創戰略,著力打造武漢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支撐、全省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的“耀眼明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部布局的“王牌主力”。
延伸閱讀
1億元“中國光谷獎學金”
計劃年內完成所有高校簽約
投入1億元,“中國光谷獎學金”共計劃選擇10所知名“雙一流”大學設立10支獎學金。自2019年東湖高新區與清華大學簽約“中國光谷獎學金”以來,吸引不少高校的青睞,已經有不少名校與東湖高新區聯絡,商議校地互動、人才交流與合作事宜。
計劃在今年內,東湖高新區將完成余下7所高校的擇定和簽約,加強光谷與全國優質高校的聯動,把光谷的“種子”撒向更多的高校師生,吸引更多高校才俊通過這顆“種子”,進一步了解光谷、認識光谷,進而熱愛光谷、宣傳光谷,最終選擇光谷。
據介紹,“中國光谷獎學金”面向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法學等專業設置三大獎項:
第一類是“學生獎”,用于獎勵在讀的品學兼優的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鼓勵在校大學生專心學習、均衡發展,助力高校育人育才;
第二類是“成果轉化獎”,用于支持高校全日制在讀大學生或在職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在高校源頭埋下“金種子”,支持學子或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在校園里提供早期支持;
第三類是“光谷產業教授獎”,用于支持設立高校聘選高新區產業人才,擔任產業教授,在高校內掛靠任職,開展“產學研用”一體化和協同育人工作。既讓教授可以做企業家,又讓企業家可以做教授,促進產學聯動,實現校企雙贏。
上一篇 上一篇:河南舉行工業控制系統技術服務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下一篇 下一篇:發揚“店小二”精神 為校企合作“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