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雙重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嚴峻。面對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挑戰,遼寧省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引企入校”“引校駐企”雙元育人等方式,加強校企合作,全面保障學生就業。截至6月15日,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8.7萬人,實現就業5.8萬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率達77.19%。
隨著遼寧產業轉型升級對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如何提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適配度?訂單、定制、定向開展人才培養是一條可行之路。
對此,遼寧省教育廳組織省內高職院校先后與新松機器人、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恒力石化等行業領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戰略協議,在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同時,也建立起了學生就業“保障網”,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實習與生產、學習與就業“零距離對接”,大大提升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適配度,形成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就業鏈等五鏈融合,全省高職院校1574個專業布點中有485個開展了訂單、定制、定向培養,占比達30.81%。
為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和在遼穩定就業率,遼寧省積極推進“引校進企”辦學模式改革,根據企業的需求,將學生上課地點設在企業,在企業建立高職院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和就業基地,學生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同時,通過基地反饋的信息,倒逼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與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截至目前,全省高職院校共建立校企合作就業基地5804個,建立了高職畢業生穩定的就業渠道。
當前,遼寧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質量怎么樣?高職高專專業結構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度怎么樣,是否滿足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遼寧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掌握情況,摸清底數,遼寧省組織開展了高職近3年畢業生跟蹤調查,及時了解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吻合度,以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引導高職院校根據區域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科學合理地調整、設置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
經過調查發現,遼寧省內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布局結構存在與產業發展相錯位情況,專業設置滯后于社會發展需求。對此,遼寧省積極進行了專業調整,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2020年推動全省高職院校新增智能控制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老年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與管理等社會急需專業,停招、撤銷、減招布點較多、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點172個。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預警機制及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提高了專業結構調整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推動以專業建設服務遼寧產業轉型升級。”遼寧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
做好疫情下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遼寧省聚焦壓實責任,全面落實“一把手工程”,推動各院校建立就業“三包”責任制,即學校領導包院系、院系領導包專業、教師包學生,全力實現“穩就業”目標。
為緩解企業用工短缺問題,3月初,遼寧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做好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
4月,遼寧開展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百家企業活動,搭建服務對接平臺,實現需求征集“一校對多企”,項目認領“多校對一企”,省內44所高職院校共對接企業478家,認領項目510項,涉及訂單培養18068人,技術服務31項,企業培訓28項。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校園招聘平臺,及時發布企業用工需求,確保就業信息及時、準確傳達到畢業生,并為畢業生網上求職提供全程服務。
截至5月底,遼寧省高職院校共舉辦“2020屆畢業生企業網絡招聘會”1867場,參與企業4萬余家,提供就業崗位77萬余個,參與學生34萬人次。